原文網址:
http://csr.cw.com.tw/article/39944
這是一場「看不見」的表演——耳朵可以聽到音樂、手可以觸摸到表演者、但是眼睛什麼都看不到。因為,這是一場在完全黑暗中進行的音樂會!等到音樂會結束,走出黑暗,觀眾才赫然發現,原來所有帶領活動的人,都是視障者。
這是「黑暗對話」每月第三個週五晚上固定舉行的「黑暗心樂會」。在短短一個半小時的「短暫失明」中,不僅讓觀眾有全然不同的感官體驗,更能切身感受到視障者的處境。
在黑暗中需要幫助的不是視障者,而是眼明者
「我們的目標並非針對視障者提供服務,我們的服務對象是看得見的人,透過服務他們來協助視障者,」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旋旋指出「黑暗對話」的宗旨。
起源自1988年德國創辦的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公司(Dialogue in the Dark Social Enterprise, DSE),至今已遍及39國、160多個城市、650萬人以上參與。台灣在2011年取得授權,發展出本土的課程及活動。雖然是為了協助視障者,但黑暗對話並不是以募款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社福團體,而是有一套完整商業模式的社會企業。
黑暗對話透過付費活動,服務企業、組織、與一般大眾。除了「黑暗心樂會」,還有「黑暗廚藝秀」、「黑暗生日會」,以及即將推出的「暗中茶席」。另外還提供教育訓練課程,包括黑暗對話工作坊和學生工作坊等,所有活動都在完全黑暗中進行,由專業視障培訓師引導體驗。
因為體驗過黑暗,更能同理心
在看不見的環境中,原本熟悉的事物不再理所當然,其他的感官與知覺會變得特別敏感,由視障者帶領體驗活動,也有助於對盲人及其他有障礙的人,產生同理心與尊重,其實背後協助提升的正是跟不同的人的溝通能力。「讓不同團體透過體驗黑暗,能藉此省思人的核心價值,並提升同理心、建立溝通技巧及團隊合作能力,」陳旋旋表示。
黑暗對話特殊的教育訓練方式,成為受到企業、政府機關、學校人資發展關注的訓練工具。甚至獲得星展銀行的青睞,成為他們企業社會責任(CSR)活動中扶植社會企業的對象。星展除了引進黑暗工作坊的課程,連招待客戶也不是去五星級飯店,而改去體驗黑暗音樂會。「我們頂級VIP客戶,從來沒聽過黑暗對話,但是音樂會一結束,看到都是視障人士時全都驚呼連連,之後還問我們幾時要再辦,想帶朋友來參加,」負責推動星展CSR的集團推廣策略暨傳訊處副總裁朱純儀說。
黑暗對話不只提升社會對身障者的認識與尊重,也提供視障者職涯發展的機會。視障者除了擔任培訓師之外,業務一樣可以做。「我們公司現在的top sales,就是全盲,」黑暗對話總經理扈文傑很驕傲地說。
協助企業培養員工同理心,提供視障者職涯發展的舞台
扈文傑回憶,當時雇用這位全盲業務時,一開始他的狀況其實不是很好,因為受限於全盲條件,學習速度比較慢。但扈文傑發現他很專注,也因為珍惜這個機會,所以非常認真學習,誠懇的態度也讓同事願意配合他調整工作模式。半年後流程完全上手,現在反而是全公司業績最好的業務。
「在黑暗對話,我看到人有各種不同的可能性,你只要給他機會和時間,就會有很棒的結果。」扈文傑說。
透過體驗黑暗,協助企業培養員工的同理心,進而促進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,並提供視障者跟一般人一樣的職場發展空間,這是黑暗企業身為社會企業的願景。「黑暗對話的使命非常清楚,而且我們的營運模式非常有機會達到目標,」扈文傑信心滿滿。
在黑暗中對話,因為看不見,反而更能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光,進而突破自我,開拓不同的可能性。對視障者來說如此,對眼明者又何嘗不是?